随着《湄公河行动》《红海行动》《中国机长》等主旋律大片在电影院收获超高票房,不禁让人产生疑惑:年轻人偏爱主旋律大片了吗?
实则不然。在院线电影中,也有很多主旋律大片票房扑街,赔的血本无归。一部合格的主旋律大片,需要协调好艺术和商业的界限,既要讲好“中国式集体主义”的故事,又要让年轻人看得过瘾,才能让他们乖乖地走进电影院。
而林超贤导演作为个中翘楚,执导过好几部又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大片,他是如何把主旋律大片拍好的呢?
不如看看这一次网上好评如潮的新片《紧急救援》,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。
不难看出,即使林超贤已经拍过好几部该类型的电影,但仍然有很多短评提到了“惊喜”“意料之外”。林超贤不会因为自己已经走过这条路,就继续重复之前的套路一直拍。
其实,延续过去是高票房的最好保证,因为实践已经证明这是观众喜欢的方向,但他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径,给观众更多的“新意”,而这大概也是电影一直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。
如今本片三天破两亿,这样亮眼的票房成绩也验证了普通观众的认同。
再具体从电影层面来说,首先是林超贤有充足的准备。
早在拍摄《湄公河行动》之前,林超贤就想过要拍海上救援的题材,只是苦于经验不足,当时条件也有限,很难将他内心的想法完全呈现出来。于是,林超贤将这个选题存了下来
后来几部主旋律大片的火爆,也给了林导更多的信心,所以他想着以海上救援为题材《紧急救援》可以拍了。
为了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救援队员们工作时的惊险,林超贤特地设计了四场救援戏,可以说是海陆空三方全面调动,给了观众十分惊险刺激的观看体验。具体这些戏码是如何设计的,我这里就不多做剧透了。
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电影中有些场景似乎和《泰坦尼克号》的有些相似。是的,剧组为了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,专门来到《泰坦尼克号》的拍摄场地。
正是这样一股子较真劲,所以电影的动作戏方面也十分出彩,看得特别爽。
其次是故事方面,林导不仅设计了很多让人血脉喷张的动作戏,也有很多催泪的文戏,这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,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海上救援,但仍然会被影片中细腻的感情戏感动。
在影片中,既有救援队员们充满危险和未知的工作场景,也有他们与妻子儿女生活普通日常。
在没有任务的时候,作为主角的高谦就在家陪着儿子聪聪,接孩子上下学,和他一起打游戏,妥妥地就是一个中国普通父亲的形象。而一接到救援任务之后,他就要立马离开,聪聪也只能孤零零地待在家里。
每当他们向前冲去拯救另一个家庭的时候,我都忍不住想到,家里也有妻子儿女在等着他们呀,可他们还是选择了前行。
里面有个细节让我特别感动,有一次主角高谦在执行任务,他的儿子聪聪目睹他差点牺牲,哭哭啼啼地要求他别去了。因为,聪聪只有一个爸爸了。
再接着对比后面,聪聪当时患了重病,再过一个小时就要做手术了,当时他看着电视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事,他主动提出让爸爸去救援。这个小小的变化,看得我一度落泪。
尤其是聪聪前后的态度转变,从最初拉着爸爸求他别去,再到主动让他去救援,感觉冥冥之中似乎完成了某种传承。
影片中其实还有一个点睛之笔,导演处理得特别好。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四场救援戏看得让人审美疲劳,会显得整个故事很碎。
但这里导演特别聪明,他将救援戏和人物的内心感情结合起来,形成了一段完整的人物弧光。看完电影之后,观众似乎也跟着主角得到了成长。
既有充足的准备,呈现了高水准的动作戏,也有一个吸引人的好故事,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《紧急救援》能够受到欢迎的原因吧!
而这样的电影,正是中国需要的电影!
感谢林超贤!感谢《紧急救援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