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《逐梦蓝天》,据报道收视率同期第一,豆瓣五星好评很多,口碑极佳,可是在有的平台,吐槽的竟然占了上风。
38集的剧,我追了20集,最精彩的部分已经差不多了。
故事情节好看,感人的场面多。几个主要人物形象,因为演员的精湛表演,都非常不错。
但漏洞确实有点多。例如三对夫妇,抗美援朝就在一起,都到了十多年后文革之前才结婚,这不太奇了吗?
须知,五十年代是一个结婚生育的高峰。
你要说知识分子结婚晚还勉强,可是六个人中只有三个是知识分子,还都不存在出身问题。
主人公秦天既是知识分子,又是空军英雄,成功的飞机设计师,至于吗?按理都孩子一帮了。
女主炊事员惠芳就更奇了,三十几了,才嫁给秦天,太不可信。她在等啥?
还有一个抓特务的情节,写得像玩“官兵捉强盗”。要么不写,要么就写成像模像样的谍战。
我倒是觉得,这部剧,大家不如从行业剧的角度来看待它,也许感觉会更好一点。
这是第一部系统表现新中国航天工业发展史的电视剧,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许多闻所未闻的行业内幕,有十分强烈的新鲜感。
这就是本剧最大的成果。再加上悲欢离合、催人泪下的人物命运,就是一部成功的好剧了。
若把真实展现行业发展史作为剧集的主要目标,又要好看,那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势必会有一些障碍。
如果不具备高超的编剧技巧,就特别容易出现所谓的bug。
这几年,随着电视艺术水平的迅速提高,行业剧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另一部较典型的行业剧《最美的青春》,再现了我国林业战线的发展史,但也存在与《逐梦》同样的问题。
行业文学较早源自美国作家阿瑟黑利的小说,《航空港》《大饭店》都可以作为其所写行业的教科书。
而像阿瑟黑利这样的世界级大师,受行业局限,艺术上同样只能停留在通俗小说的层面。